云课体验 轻松上好国学课
涤旧鼎新,日新月异

元旦快乐,幸福绵绵



古代中国的元旦



中国的元旦,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,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。“元旦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晋书》:“颛[zhuān]帝以孟夏正月为元,其实正朔元旦之春”。南北朝时,南朝萧子云的《介雅》诗中也有“四季新元旦,万寿初春朝”的记载。


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“元旦”,元是“初”、“始”的意思,旦指“日子”,元旦合称即是“初始的日子”,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。


正月初一是哪天,在历史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

从汉武帝起,才规定孟喜月(元月)为正月,把孟喜月的第一天(正月初一)称为元旦,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。但这是农历,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。





民国时期的元旦


公元1911年,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,推翻了清朝的统治,建立了中华民国。为了“行夏正,所以顺农时,从西历,所以便统计”,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,并规定阳历(公历)1月1日为“新年”,但并不叫“元旦”。


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,1914年1月,民国政府内务部呈文袁世凯:“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,端午为夏节,中秋为秋节,冬至为冬节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,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。”袁世凯考虑到其他少数民族的习惯问题,只批准“元旦为春节”。


由此,传统农历新年岁首“元旦”被官方正式易名为“春节”。




新中国时期的元旦



今天所说的“元旦”,是1949年9月27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,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,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,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“元旦”,农历正月初一改为“春节”。至此,元旦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。


《周易·杂卦》:“革,去故也,鼎,取新也。” 


从古至今“元旦”这一节日被不断赋予新的涵义,也是在革故鼎新,与时俱进。今天是2018年1月1日,2017已经过去,2018已经到来,正是除旧布新,涤旧生新的时候。


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,我们衷心祝福各位并自勉:2018,天道酬勤,日新月异。

分享:

网友评论
共有 0 条评论